新就业形态崛起:自由职业与共享经济的新发展方向
当代工作方式和职场发展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受到经济状况的波动、全球疫情的影响以及新科技的崛起。本文概述了自由职业者和共享经济在当前经济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摘要:
当代工作方式和职场发展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受到经济状况的波动、全球疫情的影响以及新科技的崛起。本文概述了自由职业者和共享经济在当前经济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依据国家及政府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新就业形态从业者逐渐受到重视,而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则凸显了自由职业对工作方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本文将进一步深入分析新就业形态的兴起,并强调数字化和平台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深刻影响。通过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征的描绘和薪酬计算方式的比较,本文突出了数字经济和互联网平台发展对于就业形态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表现在劳动者群体的年龄结构上的变化,还体现在收入计算方式的多元化和灵活性上。
本文还将介绍并总结政府对共享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以及新业态劳动者追求灵活性的动机。政府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积极推动平台经济的发展,为新兴新业态劳动者提供了更加优化的环境。新业态劳动者选择这一新兴形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追求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地点,以及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掌控权。这一趋势为劳动力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录:
- 新就业形态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 新就业形态是科技及互联网发展催生出的职业新方向
- 新业态劳动者职业新格局
- 新业态劳动者从业现状及特征
- 新业态劳动者从业新体验
- 新就业形态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是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对拓宽就业新渠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国办发(2020)2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指出,为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落实保居民就业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支持灵活就业作为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的重要举措,坚持市场引领和政府引导并重、放开搞活和规范有序并举,顺势而为、补齐短板,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清理取消对灵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强化政策服务供给,创造更多灵活就业机会,激发劳动者创业活力和创新潜能,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全力以赴稳定就业大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期、外部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但我国在稳定和促进就业方面的成效可圈可点。2019年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在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分别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位。
我国《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年-2035年)》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新战略定位,这是新形势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题、国内国际双循环双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的必然选择。其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共享紧急等消费新业态发展”,为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间,完善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共享产品相关标准;打造共享生产新动力,鼓励企业开放平台资源,充分挖掘闲置存量资源应用潜力;鼓励制造业企业探索共享制造的商业模式和适用场景。可见,共享经济新业态有望向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公共服务等领域加速渗透。
从实践层面来看,逆全球化背景下,内需的规模优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扩大内需,一方面需要提升供给质量,以高质量供给激发和带动更多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消费改善,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带来的新的生产模式将推动产业层次和附加值的提升,平台经济将成为未来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供给的重要保障。共享经济作为基于网络平台发展起来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升级提供了更大的增长空间,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内需消费潜力的释放。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和此后的经济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会议突出强调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通过近两年在国家层面和各地方层面关于平台经济发展的政策部署可以看出,未来几年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将更加优化。
- 新就业形态是科技及互联网发展催生出的职业新方向:
随着近年的快速发展及各方面的冲击,来自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们,目睹了工作方式和职场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转变不仅受到经济形势的波动、全球疫情的影响,还因具有革命性的新科技的涌现而加速。
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满足了新的消费需求,还催生了新的就业形态,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新就业形态的出现,主要依托于现代信息科技手段,表现出与传统就业方式截然不同的特点。
新就业形态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一现象逐渐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3)》,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已达38320亿元,显示了自由职业对当前工作方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3)
“新就业形态”是指依托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实现有别于正式稳定就业和传统灵活就业的灵活性、平台化的组织用工和劳动者就业新形态。新就业形态之所以“新”,主要因其依托互联网平台组织用工,并在工作方式上表现出不同于正式稳定就业和传统灵活就业的多种特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社会各方面应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加快推动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行业发展,为劳动者居家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就业创造条件,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
注重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媒介,大力宣传支持灵活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典型做法,宣传自主就业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典型事迹。建立舆情监测和处置机制,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 新业态劳动者职业新格局:
而近年来,新业态劳动者的特征呈现出年龄更年轻、性别更均衡的趋势。收入计算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其中约半数的新业态劳动者不采用固定工资制度。这一趋势得到了共享经济报告的支持。
随着技术创新和新就业形态的不断涌现,各类新型职业不断扩展。为了适应数字职业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首次标识了97个数字职业,展示了职业结构的新格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指出,为了加大对灵活就业保障的支持,推动新职业发布的应用。需要社会各方密切跟踪经济社会发展、互联网技术应用和职业活动新变化,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对新职业的意见建议,动态发布社会需要的新职业、更新职业分类,引导直播销售、网约配送、社群健康等更多新就业形态发展。
- 新业态劳动者从业现状及特征:
在进入2024年后,新业态劳动者从业方向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与此前以低技能网约劳动为主不同,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开始转向高技能服务消费领域。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升级,也是显示出劳动者技能水平的提升。从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等低技能岗位,逐步向专业咨询、技术支持、在线教育等高技能服务转变,个人服务消费习惯也随之开始发生变化。这种转变预示着新业态在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推动经济升级方面的巨大潜力。
当下从事新业态的劳动者普遍较为年轻。这一特征不仅体现在年龄层次上,更体现在对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接受程度上。年轻人凭借其对数字化工具的熟练运用,迅速适应并融入新业态。他们对自由职业和灵活就业的开放态度,使得新业态在年轻人中迅速普及。这一群体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性为新业态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根据小雇平台数据显示,目前已入驻小雇的用户年龄分布,20-29岁的用户占比为66.23%,而20-39岁的用户占比达到了88.23%。由此可以看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整体构成年龄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数据来源:小雇平台)
新业态劳动者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这些地方往往是最早接受并推动新业态发展的市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各省会等一线城市,凭借其良好的经济环境、丰富的资源和高度的市场需求,成为新业态劳动者的集中地。同时,随着新业态的逐渐成熟,向周边地区辐射的趋势也愈发明显。二三线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区逐渐接受并推广新业态,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新业态网络。
根据小雇平台用户数据显示,超过70%的用户来自于2024年全国GDP排名前十的省份及四大直辖市。在这其中,由主要一线、超一线城市及省会城市,向周边地区辐射,进一步延伸触及影响,形成了更完善的新业态劳动者网络。
(数据来源:小雇平台)
新业态劳动者的从业现状展现出行业领域的多样化。除了传统行业,新业态逐渐延伸至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大量的新兴服务形态。例如,经济、在线教育、直播电商、数字营销、远程办公等新兴领域不断涌现,成为新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新服务形态不仅满足了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也为劳动者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为了顺应数字职业的快速发展,小雇在进行行业筛选及分类时,添加了包括设计师、影视后期、媒体运营等16个行业大项、74个职业小项。此外,也在不断添加各类新兴线上远程或数字媒体相关行业,助力各领域达人拓展职业新领域。
正如小雇用户体验调查结果表明,人们从事自由职业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灵活性和控制力仍然是主要动机。除了寻找额外工作的兼职来谋生之外,当被问及从事自由职业的原因时,“时间安排灵活”、“掌控自己的财务未来”和“在自己选择的地点工作”这几个原因名列前茅。
- 新业态劳动者从业新体验:
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对平台经济发展的政策部署显示出未来共享经济将迎来更加优化的环境。共享经济新业态有望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新就业形态对劳动力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是因为专业人士寻求传统朝九晚五模式的替代方案,以支持更灵活的安排。根据小雇平台用户调查显示,专业人士选择自由职业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灵活性、自主性和对职业生涯的控制权。
在这种大背景下,共享经济与新就业形态以其独有的优势,在稳岗稳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工会组织和平台企业多方共同联手,持续提升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质量与数量。
202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问卷请受访者用1~10分表达对当前这份工作的总体满意程度,从调查结果看,在总体工作满意度上,新业态劳动者更接近传统正规就业者,表现出较高的工作满意度。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官方网站)
一大原因是,与传统的朝九晚五的员工安排不同,自由职业者是自己的老板。他们可以决定何时、何地以及为谁工作,从而能够控制自己的日程安排和生活。
总结:
新就业形态在传统行业之外不断扩展,涵盖了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如数字营销、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和互联网医疗等新兴服务形态,展示了其在满足多样化需求和促进经济多元化方面的巨大潜力。
这些新业态劳动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主要集中在20至39岁的群体,他们对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快速适应能力,以及对自由职业和灵活就业的开放态度,使得新业态在这一群体中迅速普及。
同时,新业态劳动者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这些地方最早接受并推动了新业态的发展。随着新业态的成熟,逐渐向周边地区辐射,二三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也逐步接受并推广新业态。
进入2024年后,新业态劳动者从低技能网约劳动向高技能服务消费领域转变的趋势愈发明显,反映了我国市场需求的升级和劳动者技能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