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雇·2025中国新就业形态及自由职业发展报告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新就业形态及自由职业者规模持续扩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将概述自由职业者和共享经济在当前经济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2025年,中国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数量持续上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灵活就业,同时,科技及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催生了多种新职业形态。

本文将进一步分析2024年新就业形态现状及发展趋势、劳动者职业分布及特征、科技与互联网对未来就业形态的影响,以及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并总结2025年自由职业未来发展。

目录

一、中国新就业形态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技术与人力发展型人才需求旺盛

三、数字技术驱动就业市场革新

四、国际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1. 自由职业者跨界合作的新模式

2. 全球自由职业市场的增长趋势

3. 借鉴国际经验,优化本土就业环境

五、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零工经济与灵活就业的政策动向

1. 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的规范发展

2. 职业培训与就业权益保障措施

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市场环境优化

4. 财税改革对灵活就业的支持

六、加强民生保障,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结语

参考数据与文件

一、中国新就业形态现状及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灵活就业发展报告2024》数据,中国的自由职业者(含灵活就业)群体已突破2.5亿人,占就业人口比例过30%,年增长率约8%。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已成为劳动者增收的重要手段。政府积极支持灵活就业,将其作为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的重要举措,同时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强化政策服务供给,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展望2025年,就业政策的重点将聚焦于激发劳动者的创业活力和创新潜能,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全力稳固就业大局。此外,灵活就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不断加大,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领域,其应用日益广泛。

随着新就业形态的迅速发展,自由职业者的职业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在数字经济领域,电商主播、短视频博主、自媒体运营者等职业迅速崛起;在线教育行业,远程家教,课程顾问、知识付费平台讲师等成为热门选择;科技行业中,AI数据标注员、软件开发自由职业者等岗位需求旺盛;健康与护理领域,居家养老护理员、在线心理咨询师等职位逐步兴起;而在创意文化产业,插画师、摄影师、独立游戏开发者等职业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系列新职业的涌现,凸显出灵活就业市场的广阔前景。


2024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发布了19个新职业和28个新工种信息,其中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工业互联网运维员等,显示出数字职业在新就业形态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政府还在7个省市的7家头部平台开展了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参保人数超过900万人,进一步提升了自由职业者的保障水平。

与此同时,自由职业者的全球规模也在快速增长。根据Upwork平台预测,2024年全球自由职业平台市场销售额已达51.9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增至138.7亿美元。在共享经济的推动下,各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跨界合作,为市场提供更佳全面、创新的服务,这一趋势成为自由职业者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数据来源:Upwork)

根据小雇平台数据显示,在2024年注册用户中,拥有三项及以上行业相关技能的比例,从年初的12%增长至53%。这一趋势在90后和00后自由职业者群体中尤为明显,反映出当代自由职业者更倾向于多技能发展,以适应市场变化,提升自身竞争力。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增长、职业多元化和技能融合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的自由职业市场正迈向更加成熟和繁荣的阶段。

(数据来源:小雇app)

现阶段,新就业形态逐渐成为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呈现出与传统就业方式截然不同的特点,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已达38,320亿元,充分体现了自由职业对当前工作方式和国民经济的深远影响。政府也在加快推动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行业发展,并通过包容审慎的监管政策,促进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健康成长,为劳动者提供居家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就业等多样化工作机会,进一步扩大就业吸纳能力。

二、技术与人力发展型人才需求旺盛

在当前就业市场中,技术型人才和人力发展型人才成为最为紧缺的两类人才,而具备两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时下更是炙手可热。根据小雇APP数据显示,在会计与咨询领域,收入增长最快的三项技能依次为:

1. 个人辅导

2. 职业辅导

3. 培训与发展

在编程和网页开发领域,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三项技能包括:

1. 编程与自动化

2. 网页设计

3. 用户体验/用户界面(UX/UI)

在数据科学与分析领域,最重要的三项技能分别为:

1. AI数据标注

2. 知识表示

3. 生成式AI建模

这一趋势表明,掌握数字化技能的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大优势,薪资水平和职业发展潜力也相对更高

三、数字技术驱动就业市场革新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出大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深刻改变了传统就业市场。例如,以互联网营销师、内容创作者、社群主理人等位代表的新职业正在蓬勃发展,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入驻以小雇APP为首的自由职业者相关平台。

根据Upwork发布的报告,生成式AI建模和AI数据标注相关岗位的收入同比增长份220%,显示出市场对AI专业技能的旺盛需求。这表明,未来就业市场将更加依赖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数据分析等领域,具备前沿技术能力的劳动者将享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国际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全球化与数字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未来发展主流。新就业形态正在重塑传统工作模式,尤其是自由职业者之间的跨界合作,正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全球自由职业平台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经验。

1. 自由职业跨界合作新模式

随着跨界合作的兴起,自由职业者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通过多领域写作,不断拓展自身业务边界。例如,以小雇APP上的共享工作合作模式为例,设计师与程序员共同开发应用,短视频创作者与营销顾问共同策划品牌推广方案。这种合作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同时重构了商业价值链,为市场创造了更多多元化的服务与产品。

2. 全球自由职业市场的增长趋势

根据Upwor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自由职业平台市场销售额已达51.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3%。这一趋势表明,全球范围内对自由职业的接受度正不断提高,灵活就业模式正在成为主流方式之一。从刚起步的中国灵活就业市场角度来说,可通过借鉴国际经验,优化本土自由职业平台的发展,提高市场匹配效率,为更多劳动者提供灵活就业机会。

(数据来源:Upwork)

3. 借鉴国际经验,优化本土就业环境

面对新就业形态的发展,中国可从国际经验中吸取以下几点启示:

1) 完善跨界合作机制:借鉴国际平台经验,提升国内自由职业平台的智能匹配和服务质量,提高自由职业者与企业的对接效率。

2) 优化自由职业平台建设:借鉴国际平台经验,提升国内自由职业平台的智能匹配与服务质量,提高自由职业者与企业的对接效率。

3) 加强自由职业者的权益保障:学习国际先进做法,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保体系,确保自由职业者的长期稳定发展。


五、2025政府工作报告:零工经济与灵活就业的政策方向

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零工经济、灵活就业及新业态的发展被多次提及,并涵盖数字经济、就业政策、市场建设、财税改革四个关键方面。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推动灵活就业模式的健康发展,并为从业者提供更加稳定的保障。

1. 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的规范发展

报告提出,要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让其在创新驱动、消费增长、就业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平台经济已成为灵活就业的重要依托,如网约车、外卖配送、自由职业者平台等,进一步规范化和优化监管,将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同时保障从业者权益。


2. 职业培训与就业权益保障措施

政府将采取更大力度的措施来稳定和扩大就业,其中对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提出了更明确的规划,包括:

1) 完善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2) 统筹新技术应用与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减少技术变革对就业市场的冲击。

3) 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为灵活就业者提供更全面的社会保障。

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制造业、服务业的技能人才供给,提升劳动者就业竞争力。

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市场环境优化

为促进新业态、新领域的健康发展,政府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优化市场准入环境、破除市场壁垒,为灵活就业者和新经济模式提供更公平的发展空间。具体措施包括:

1) 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为新业态提供更合理的发展规则。

2) 整治“内卷式”竞争,优化市场要素配置,提高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推动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更精准掌握市场运行情况,为灵活就业提供政策依据。


4. 财税改革对灵活就业的支持

政府将通过财税体制改革,为灵活就业者和新业态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其中包括:

1) 支持地方推进零基预算改革,优化支出标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2) 调整消费税征收环节,增加地方财力,为促进就业创造更多财政支持。

3)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在高质量发展中培育财源,进一步促进创业与个体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民生保障,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政府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推动就业优先政策的落实,确保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和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首先,政府将完善就业优先政策,通过统筹各类资金资源,加大对就业市场的支持力度,以促进充分就业并提升就业质量。同时,将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及中小微企业的就业支持计划,利用稳岗返还、税费减免和就业补贴等政策工具,帮助企业稳健运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在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方面,政府将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推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扩大,确保灵活就业人员在享受工作自由的同时,也能获得必要的社会保障。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促进就业市场的繁荣,也将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

结语

新就业形态的兴起,不仅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灵活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长、平台支持和技术创新的共同推动下,自由职业者和新型就业岗位将持续扩展,为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优化贡献更多力量。

灵活就业已成为当代劳动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正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优化政策扶持、提供就业平台、加强技能培训、推动平台规范化等多方面举措,促进新就业形态的健康发展。在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下,灵活就业者的职业前景将更加广阔,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创新。

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增长、职业多元化和技能融合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的自由职业市场正迈向更加成熟和繁荣的阶段。

参考数据与文件:

1. 中国灵活就业发展报告(2024). 中国自由职业者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2.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 (2023). 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分析.

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24). 2024年新职业及新工种发布.

4. Upwork. (2024). Global Freelance Market Report: Growth & Trends.

5. 小雇APP. (2024). 新就业形态崛起:自由职业与共享经济的新发展方向.

6.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5). 零工经济与灵活就业政策方向.

7. 就业市场环境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2025)

与小雇,一同开启自雇生活。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京ICP备20210232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