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自由了:从“朝九晚五”到“随时随地”


改变,始于一场对话

「Section 1」

前几日,我收到一条消息:我的同突然宣布离职,准备转型做自由职业者。她的决定让我有些惊讶,因为她一直是公司里最踏实肯干的那一个,工作能力不容小觑,业绩也很稳定。

但是她跟我说:“不想再过那种朝九晚五的生活了。我的计划是,每天工作六个小时,剩下时间好好享受生活。”于是,她决定从坐班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做一个自由职业者。

那天,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我心里有些许复杂;自由职业这个概念早已不是新鲜事,我身边不少人都在谈论:有的人想放弃稳定的职位,去做自由职业,有的人则早已在这条赛道上卓有成就。

而同事的转变,似乎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话题:自由职业,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吗?


更多自由,更多挑战

「Section 2」

自由职业的定义似乎很简单:没有固定的雇主,可以自由选择工作时间和地点。但是,当你真正走入这个领域,才会发现“自由”背后并不只有阳光与鲜花,反而充满了考验。

自由职业的最大吸引力是:你不再受限于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可以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这种自由对很多人来说,尤其是那些不喜欢被束缚的年轻人,简直是一个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

我同事在离职后,计划利用更多的时间去旅行和学习,甚至已经开始在线上自由职业者平台小雇上,接单做一些工作,通过自己的专长,为别人提供咨询服务。


然而,很多人忽视了自由职业背后的另一面。在就业形势并不理想的当下,自由职业就一定是最优选项吗?没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你需要自己去寻找客户,完成项目,承担营销和推广的压力,甚至有时候需要自己管理财务。

自由职业并非是完全的就业选择蓝海,这样的“自由”更多是一份责任:你不能像在传统职场一样,每个月稳定拿到工资,收入则完全取决于自己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机会。

逃避职场的最佳方案?

「Section 3」

讲真,不少人选择自由职业,是因为他们对职场环境产生不满——可能是与上司的关系不好,可能是对996文化产生了厌恶,亦或是觉得自己的才华得不到应有的认可。

而自由职业,似乎成为了部分人逃避这些问题的“捷径”。

同事说过,“我不想再被办公室文化束服,想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我能够理解她的想法,毕竟,传统职场的“打卡文化”确实让很多人感到焦虑。

然而,我也知道,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由职业看似摆脱了职场的种种束缚,但背后也有着与之相对的压力与挑战。


是否准备好面对这些?

「Section 4」

在做自由职业的时候,你或许并不是这个领域的唯一竞争者。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能,而这就意味着,你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保持竞争力,才能确保自己不被市场淘汰。如果你没有明确的方向和计划,随意的“自由”很可能会变成一种漂泊。

不是“逃避”,而是“升级”

「Section 5」

这么看来,做自由职业者并不是人人都能够轻松应对的生活方式。它需要的不仅是逃避职场的不满,更是对职业生涯的独立与掌控。

同事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

首先,她有着清晰的职业目标与丰富的经验积累。她一直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自己,拓宽视野,在原有的工作中积累了足够的客户资源和人脉,才到今天顺过渡到自由职业者的角色。

其次,她具备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自由职业者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监督,为了可以在自由职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从业者需要具备高度的自律,确保自己不会被懒散与拖延所影响。


自由职业和传统职业的区别在于自由,但“自由”并不是“轻松”的代名词。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与资源支撑,会很容易陷入焦虑与迷茫之中。

所以,真正的自由,是能够在职业上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控制,而非彻底的逃避。

是机会,也是考验

「Section 6」

对于想要转型做自由职业的人来说,还请理智看待这个决定。自由职业并不是一个通向“轻松人生”的选择,而是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

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自己不仅在技术上能够满足需求,更能在心理上承受独立带来的压力。

而对于那些还在职场上打拼的人,不必因为外界的诱惑而迷失。每一种工作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与挑战,职场的“朝九晚五”也不一定是枷锁,关键是如何在这份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成长。自由职业者也有他们的困境,最终能走得远的,往往是那些能不断提升自我、能够自主掌控自己职业生涯的人。


那一日回家后,我给同事,或者说前同事,发了一条消息,祝愿她在自由职业的道路上能走得更加顺利。

也希望自己能在职场中继续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自由与价值。


与小雇,一同开启自雇生活。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京ICP备2021023220号-1